Post By:2021/2/25 9:34:14
[b]整改公告,更多是做个样子,就是摆个态度,熬过这几天,热度过去了,依旧尘归尘,土归土。[/b]
[b]这件事最核心的问题是什么? [/b]
[b] 货拉拉对司机的约束权,加盟的松散模式,货拉拉根本就管不住自己的司机,更遑论解决问题。 [/b]
一个基本的商业常识,决定脑袋的是屁股,决定企业动作是它的业务逻辑。
想知道货拉拉的问题到底出在哪儿,就必须从它的业务逻辑入手。
2013年成立的货拉拉,是一家主要经营同城、跨城货运的互联网物流企业,8年时间,估值已经到600亿。
[img]/tp/2021/0225/0910259293.jpg[/img]
[b]最重要的问题,货拉拉到底挣谁的钱?[/b]
货拉拉主营“同城货运”,按常理来说,平台接单,撮合交易,挣的是运费抽成,还是中间商赚差价的生意。
事实上呢?
人家两头吃。
新司机想要入驻平台,首先需要交1000的押金,然后就是“会员费”,一个月最高699块钱。
如果你没买会员,除了单量受影响,每单还要扣除15%左右的信息费。
[img]/tp/2021/0225/0917057740.jpg[/img]
简单拉了几个应用市场,货拉拉司机版,在华为的应用市场,评分仅有1.8,看到了大量新手司机的差评和投诉:
[img]/tp/2021/0225/0919388947.jpg[/img]
[img]/tp/2021/0225/0920392993.jpg[/img]
[img]/tp/2021/0225/0921056170.jpg[/img]
订单抽佣只是一小部分,更大头的收益是押金沉淀下的资金池和司机们的会员费。
[img]/tp/2021/0225/0922321297.jpg[/img]
为了搞得更清楚,我下载之后填写了信息,30分钟之后,我收到了4个销售打来的电话。
[img]/tp/2021/0225/0923289340.jpg[/img]
司机,真的是他们的财神爷。
这就是典型的“两头吃”,在这样一个业务模式下,会产生一个基本的问题:
司机,凭什么听你的?
对平台来说,靠司机挣钱,那么司机肯定是越多越好,门槛也就会在允许的范围内降到最低。
为什么不严格审核司机?
搞“财神爷”准入机制吗?营收掉了谁负责?
这么搞风控,是会被炒掉的。
退一万步,就算平台有心去约束司机,参考滴滴,注册加人脸验证,动态拍摄,司机背景审查,失信人禁入,双向确认,头像隐私保护,重构评价逻辑,行程前人脸校验,行驶监控,偏航警告,行程分享,紧急联系人,实时位置保护,行程录音,隐私号码,,,,
把该上的都上去,但是怎么落地呢?
一切还是要回归到那个最基本的问题:司机凭什么听你的?
这里面牵扯到一个短期博弈和长期博弈的问题。
如果我是全职滴滴司机,指望着平台养家糊口,一个月万把块钱的稳定收入,哪怕你让我穿西装,梳大背头开车,我都会听的,毕竟饭碗在这儿呢。
但是,一个收我会员费,一个月派不了几个单,还要要求我走一大堆合规流程的平台,我图什么呢?
[b]付出和回报必须是对等的。[/b]
当年滴滴出问题的时候,千夫所指,但是行业里却有一帮人弹冠相庆:
机会终于来了。
于是,我们很快就看到,很多地域性的小顺风车平台就蹿起来了。
为什么?
小平台在监管和公共关系上,天然处于优势的地位。
可以用最严格的标准要求大平台,但是一个你连名字都没听说过的小平台,出了问题,太难吸引大众注意力了,没有关注,更难倒逼监管。
他们根本不需要花大力气去做风控,除非发生非常离奇的恶性案件,否则,永远就是一个黑箱。
[b]要知道,只有大企业的脸面是值钱的,小公司根本不care。[/b]
真出了事儿,第一要诀就是拖,躲,耗,再不济换个壳子或者直接跑路,本来也不是多大的买卖。
就好像北上广的黑中介,搬家公司,年年都有一帮新公司,新门面,但是背后操盘的,还是那帮人。
毕竟,注册一个新公司,换套皮才要几个钱?
对于一家公司来说,安全是什么?风控是什么?监管审核是什么? 是增加产品的几个功能? 是程序员的工资?是新增几个客服?是服务器扩容? 合规的成本远不止于此。
合规,在商业上,既增加成本,又影响收入。
对于一家还在亏损期的公司来说,活着永远比风控更重要。
说到底,风控不仅仅是一个成本层面问题,还是一个业务层面的问题。
有些不该挣的钱,就是埋下的雷,爆炸,只是一个早晚的问题。
对于一个货运网约车平台来说,要求这些是不是太苛刻了? 落到具体业务场景,短途货运,最常见的就是搬家,人货混装是最常见不过的。
你搬家,副驾空着,司机拒载,然后让乘客单独打车过去?
司机找不到小区具体地点和楼层怎么办?
前后时间差怎么解决?费用谁承担?等待期停车问题怎么解决?怎么碰头? 这些问题,平台比任何人都清楚,存在可能的风险,只是没动力去解决罢了。
平台的惰性,远非如此。
不仅仅是用户,司机也很难,稍微搜一下货拉拉之前的负面:
司机二次收费的问题,楼层搬运费争议的问题,乘客违约取消订单的问题,这些平台不清楚吗?
客服每天都在应付搪塞的就是这些烂事儿。
为什么不把运费是运费,搬运另收费,违约另收费,司机等待另收费,违约取消另收费,这些保护司机基本权益的问题讲清楚?
是平台解决不了吗?
不是的,因为提前讲,会吓跑客户。
非标业务,弱势平台,先给一个便宜的价格,引客户上车,然后把问题丢给司机和客户,大矛盾走客诉流程,对于平台来说是现实层面的最优解。
司机明面上赚不到的,自然就会想办法私下从客户手里抠出来。
平台只要睁一只眼,闭一只眼,利润留住,不产生大问题,把业务跑下去就万事大吉了。
[b]这叫“灰度治理”。[/b]
1954年,彼得·德鲁克在《管理的实践》说过这样一句话:“企业是社会的器官,企业的行动对于社会也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。当管理者由于他所具备的特殊能力而拥有了职权时,就应该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。”
[b]但是后来,在我亲眼看到众多资本的巨轮滚滚向前,掀起财富巨浪的时候,我看着它下面碾过的那些尸骨,我才明白: [/b]
[b] 问题,并不是一定要解决的; 哪怕是人命,终究也可以换算成一个价格; [/b]
[b]最终一切不过就是“成本”二字。[/b]